在高煤价下仍难逃亏损的火电龙头华能国际(600011.SH),正在加速迈向新能源。
昨晚,全国火电装机规模最大的上市企业华能国际披露 2022 年报,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全年营收 2467.25 亿元,同比增加 20.31%;归母净利润亏损 73.87 亿元,同比减亏 26.17%;基本每股收益亏损 0.61 元。
虽不同于 2021 年超百亿的亏损,但 2022 年的亏损仍然较大。对于 2022 年业绩亏损的原因,华能国际将其归咎于 2022 年度煤价仍居高位,且煤机装机比例较高,新能源发电盈利未能覆盖煤电亏损等因素的影响。
2022 年,受地缘政治及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影响,动力煤价仍然高企不下。
业内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, 虽较 2021 年有所下降,但 2022 年动力煤港口 5500 大卡下水煤价格基本在 1300 元 / 吨左右,仍处于高位运行。
在煤价高企、进口煤价格倒挂、煤炭资源紧张等因素的干扰下,华能国际的煤炭全年采购均价(包括运输成本、其他税费)较去年同比上涨 49.26 元 / 吨,共采购煤炭 1.94 亿吨。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 372.56 元 / 兆瓦时,同比上涨 17.73%。
截至 2022 年末,华能国际在国内火电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 106956 兆瓦。其中,煤机 94058 兆瓦,燃机 12738 兆瓦。全年各燃煤电厂税前利润为 -173.25 亿元,同比减亏 29.64 亿元。各燃机电厂税前利润为 5.75 亿元,同比减利 7.40 亿元。
据华能国际预计,在 2023 年及 2024 年煤价将有所回落,但仍将在相对高位运行。结合 2022 年实际煤价及未来中长期合同的签约履行情况,预计 2023 年的燃料价格为 1211.45 元 / 吨,2024 年燃料价格单价为 1073.11 元 / 吨(2022 年燃料价格为 1309.19 元 / 吨)。
此外,电价的上涨也在减少华能国际 2022 年的亏损。2022 年,华能国际国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 509.92 元 / 兆瓦时,同比上升 18.04%。平均交易电价 481.4 元 / 千千瓦时,较基准电价上升 19.4%。
关于分红问题,华能国际表示在综合考虑公司转型发展的投资需求以及 2022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上升等情况,华能国际董事会建议公司 2022 年度继续不分红。
在煤炭成本与新能源趋势的影响下,2023 年华能国际或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发电的投入。
根据华能国际 2023 年资本支出计划,公司预计在风电与太阳能发电业务上的投入分别达到 118.36 与 140.00 亿元,远超计划对火电投入的 53.90 亿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对比 2021 年资本性支出情况,2022 年华能国际在风电上的投入较计划之初的 126.49 亿元多投入 18.87 亿元,但太阳能的投入较计划之初的 186.09 亿元却减少 74.41 亿元。
华能国际预计,在需求方面,非化石能源电量占比将在 2023 年继续提高,煤炭消费增速将进一步放缓。
从新增装机上看,华能国际在新能源装机上在持续发力。2022 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8614 兆瓦,其中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6564 兆瓦。
截至 2022 年末,华能国际低碳清洁能源占比为 26.07%,其中天然气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 12738 兆瓦,占比 10.01%;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 13628 兆瓦,占比 10.71%;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 6276 兆瓦,占比 4.93%,;水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 370 兆瓦,占比 0.29%;生物质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 160 兆瓦,占比 0.13%;其余的 73.93% 为燃煤发电机组。
发展规划上,华能国际计划在 2023 年全力提高煤炭中长协签约履约率,发挥长协合同的压舱石作用。刚性落实煤电产业协同计划,充分发挥内部供应兜底保障作用。同时,积极优化煤炭采购结构,精准采购进口煤,全力压降采购成本。并继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持续优化火电结构,力争完成境内发电量 4690 亿千瓦时左右(比 2022 年高出 180 亿千瓦时)。